关于老旧小区改造问题解答
访谈还未开始,欢迎广大市民通过《网友提问》踊跃参与,谢谢!
-
主持人 2021-06-15 02:00各位“在线访谈”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区住建局林忠阳局长做客本期栏目。下面请林忠阳局长与大家打个招呼。
-
林局长 2021-06-15 02:01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做客“在线访谈”栏目。
-
主持人 2021-06-15 02:02请问林局长老旧小区在改造中有什么重要性呢?
-
林局长 2021-06-15 02:05好的。老旧小区改造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消除危险的隐患、创造美丽的环境、完善社区的功能,以达到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环境的最终目的。
-
主持人 2021-06-15 02:06在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可以分几个阶段呢
-
林局长 2021-06-15 02:08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摸底调查阶段,二是施工方案设计阶段,三是项目招投标阶段,四是项目施工阶段,五是项目验收阶段。
-
主持人 2021-06-15 02:10在老旧小区改造有那几种方式呢?
-
林局长 2021-06-15 02:14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维护保留。这种方式通常是适用于历史价值较高,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小区。在改造的过程中主要是增强建筑的结构,修缮恢复建筑外观,维持小区的原貌。二是修缮升级。这种改造方式主要针对一些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且多为上世纪集资建房的老旧小区。在改造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修缮设计方式对小区外立面、结构以及配套设施进行加强。三是拆迁重建。这种改造适用于一些年代久远的小区,它们往往结构不稳固、环境脏乱,已经不适合人类的居住,而且这些小区改造的意义已经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拆迁重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工作。
-
林局长 2021-06-15 02:14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维护保留。这种方式通常是适用于历史价值较高,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小区。在改造的过程中主要是增强建筑的结构,修缮恢复建筑外观,维持小区的原貌。二是修缮升级。这种改造方式主要针对一些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且多为上世纪集资建房的老旧小区。在改造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修缮设计方式对小区外立面、结构以及配套设施进行加强。三是拆迁重建。这种改造适用于一些年代久远的小区,它们往往结构不稳固、环境脏乱,已经不适合人类的居住,而且这些小区改造的意义已经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拆迁重建的方式进行改造工作。
-
主持人 2021-06-15 02:15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中主要会存在哪些困难呢?
-
林局长 2021-06-15 02:18一是难以筹集改造资金。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小区改造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而面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较少,这样不仅会对城市的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且不利于社会资本在城市中的应用。二是在改造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较大。通常情况下,老小区改造工作要对小区的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同时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于消防、电信部门、居委会等单位来讲也存在着很大的协调问题,一旦协调不成功很容易造成工程的停滞。三是建设管理工作不规范。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施工质量较差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建设管理工作不规范。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不能有效的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还很有可能损害城市居民的利益。
-
主持人 2021-06-15 02:20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有效的解决?
-
林局长 2021-06-15 02:24一是要拓宽筹资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为老旧小区改造资本注入新鲜的血液。如,利用老旧小区所在的区位优势,将老旧小区闲置土地或临街土地进行再次开发,用开发酬金来吸引社会资本。二是加强政府财政的扶持力度,政府财政适当减免相关参建企业的负担,降低纳税比例,从而吸引建设单位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
-
主持人 2021-06-15 02:26老旧小区改造,除了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和修缮外立面外,还可以对那些配套设施进行加强?
-
林局长 2021-06-15 02:28一是环境设施,包括小区内的绿化、硬化等,保证在改造后的小区能够成为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二是基础设施的配套。包括小区内各种管线的改造、服务用房等,尤其是在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的背景下,应当提供更多的老年人配套服务设施,如健身设施、无障碍通道等。三是改造工作完成后,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物业公司,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等提高小区的管理工作,为小区的后续发展提供保证。
-
主持人 2021-06-15 02:29好的!谢谢林局长的详细解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
林局长 2021-06-15 02:30再见!
本访谈没有音频实录。
本访谈没有访谈视频。
本访谈没有相关文档。


闽公网安备:3505040288004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