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
来源:区统计局 时间:2025-01-13 08:02 浏览量:1

  洛江心无旁骛做实业,积极对接泉州环湾城市发展,坚持走错位发展、差别竞争之路,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建区以来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1997年建区时地区生产总值仅为8.86亿元,2011年突破100亿元,2017年突破200亿元,2023年达到369.17亿元,是建区时的41.7倍,年均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0.80亿元,是建区时的104.9倍,年均增长1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05 亿元,是建区时的111.6倍,年均增长21.4%。区域内形成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产业特色凸显的发展格局。发挥农业基础较好、生态条件适宜、靠近中心市区的优势,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立了畜禽、花卉、水果蔬菜、林业、中药材六大农业特色基地;近年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现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7家;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福建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工业由弱到强,逐步迈向高端,先进制造业集聚优势显现,多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新材料领域,信和新材料填补了国家在海洋防腐涂料建设方面的空白;在机械制造领域,新源重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在纸类用品领域,天娇、嘉华进入国内自有品牌前10名。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机器人、传感器、石墨烯新材料等产业链加快延伸,智改数转稳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逐年增长,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30家,位居全市前3,信和新材料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成功共建全市首个新型环保防腐涂料工程中心;铁拓机械5G智能装备产业园、天娇妇幼5G数字化园区、加来盟体育科技5G智慧工厂等“5G+制造”项目建成。建筑业集聚发展,洛江出台36条措施助推建筑业的转型提质,实施建筑业资质升级培育工程,支持企业拓展业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城乡绿色发展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现共有资质建筑企业103家,年产值达305.93亿元。第三产业彰显活力。生态旅游、汽车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高端酒店、新零售等现代服务业各具特色。现代物流业取得突破,新宜泉州枢纽物流中心利用物流大数据与智慧枢纽要素,将逐步建成商贸流通数据中心、电商平台运营中心、同城配送仓储中心、新零售众创空间、商贸企业聚合办公、中央厨房冷链中心、金融结算服务中心等,成为辐射泉州及周边城市的重要枢纽物流中心。洛江锚定建设海丝文化旅游先行区和生态休闲旅游先行区的目标,积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项目建成或加快建设,以泉州申遗成功为契机,盘活升级“名山、名桥、名人、名传说”等本土文旅资源,有效融入泉州古城半小时旅游圈,“悠游洛江”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域生态旅游区逐步形成。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12.75万人次增长 55.2%,旅游总收入 28.37 亿元,增长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