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洛江区人民政府 时间:2021-12-31 18:17 浏览量:1

政策解读:《2021年12月20日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政策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20日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洛江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郭 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洛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21年政府工作回顾

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届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团结拼搏,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和本届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取得瞩目成就。

这五年,洛江的综合实力跨越提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5亿元(预计,下同),是2016年的1.9倍,年均增长8.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8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1.8倍、1.7倍。规上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764亿元、178.5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1.9倍、1.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2.7倍、2.3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852元,是2016年的1.5倍,6个乡镇(街道)中有3个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五年间累计实施区级重点项目200个,完成投资34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6%。

这五年,洛江的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16年的2:69.1:28.9调整为2021年的1.5:62.7:35.8。传感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西人马高端传感器、铁拓机械改扩建等一批重要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5家,形成机械装备、纺织鞋服、工艺制品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37亿元。生态旅游、汽车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快速发展。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16年下降59.7%,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6年分别下降25%、28%,经济增长含金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这五年,洛江的城乡建设更具品质。城市跨路沿江拓展取得实质性进展,阳江新城片区加快开发建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8.7%。西环路河市至马甲段等一批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区绿化面积达907公顷,改造提升25个老旧小区,新建污水管网60.2公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投入4.1亿元建成277个乡村振兴项目,打造4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1个省级特色乡镇、2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20万元。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资超1亿元实施83个流域治理项目,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4.8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4%以上。

这五年,洛江的改革创新彰显活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国有企业、商事制度、强基促稳等系列改革,一批改革亮点在全省、全市创出经验,“一趟不用跑”“全流程网办”比率分别提升至95.5%、68.3%,新增市场主体超6万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年间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4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48家,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增加到33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比2016年增长182.5%,新增泉州市高层次人才614名;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福建省科普示范区。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累计利用外资16.7亿元,出口商品总值264.7亿元。

这五年,洛江的民生福祉大幅改善。超七成五财力投入民生,五年间累计投入26.2 亿元完成29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市定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投入3.5亿元新建、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2340个、中小学学位5150个,获评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力阻击新冠疫情,高效有序推进隔离点建设、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自首例病例治愈后,无新发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在全省首批列入低风险地区并保持至今。区医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新建区医院病房大楼、妇幼疾控综合业务用房大楼等一批项目,医疗机构床位达到835张。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78个,养老床位数增加到1465张。区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开放,洛阳桥纳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点。

2021年是本届政府最后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契机,统筹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特别是9月份福建本土疫情发生后,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激活区镇村三级防控指挥体系,精准开展流调溯源,严防输入风险,三日内完成25.9万人次全员核酸检测,有效守住不发生本土确诊病例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增长13.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25亿元、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8亿元、增长23.1%,圆满完成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一)一年来,我们抓创新、促转型,产业质效加快提升。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开展“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行动,万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宝利来卫生用品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8.3%。落实全市绿色数字技改专项行动,13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0%;谋划实施数字经济项目22个,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4家企业获评2021年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新认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58.9%,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1。开展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行动,启动洛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前期工作。实施建筑业资质升级培育工程,建筑业完成产值263.5亿元、纳税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势强劲。举办2021年泉州首届全民购车节、“全闽乐购·洛江乐购生活节”“五一超级置家节”系列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增长32%。推进生鲜电商、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全区涉及网络销售企业达1.56万家,网络零售额103亿元、增长37%,14个村入选2021年全国淘宝村。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1%,商品房销售面积60.5万平方米、增长78.4%,销售额58.5亿元、增长90.6%。以泉州申遗成功为契机,策划洛阳桥遗产点等专题营销,有效融入泉州古城半小时旅游圈;仙公山新索道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打造新庵村“梦马庄园”、蔡内村古官道文化公园等一批乡村旅游新景点,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市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5家。落实粮食、蔬菜、生猪稳产保供,抓好1.2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推广有机肥5.2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7.3万亩;投入243万元建成2700亩高标准农田,投入700万元完成小流域综合整治、山围塘除险加固等项目。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9万亩、粮食总产量1.2万吨,超额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

(二)一年来,我们抓项目、增后劲,发展支撑更加坚实。项目投资拉动有力。开展“项目攻坚2021”、重点项目五大专项攻坚及路演竞赛、拉练比拼观摩,实行区领导一对一挂钩,月调度、月督查、月收账,96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其中6个省级重点项目、32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滚动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列入省“五个一批”项目120个、总投资560亿元。全年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90亿元,竣工项目16个、总投资28亿元。要素保障全面加强。设立前期项目工作专班,强力攻克一批涉及前期、建设和要素保障难题,获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12个批次14个项目、面积约1025亩,获批3个批次土地成片开发方案、面积约1465亩,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洛江区保障发展指标评分位居全市第2、全省第4。落实全市“抓征迁交净地百日攻坚”行动,15个攻坚项目完成征地1549亩、房屋征收5.6万平方米,其中后埭片区、西环路双阳段、阳江新城一期等7个项目实现清零。拓展项目建设投融资渠道,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8亿元,合理调度财政资金8.1亿元保障项目建设。招商选资成果丰硕。落实全市“产业链招商季”行动,梳理17个主要招商载体,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对接、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招商推介等活动,舟基集团、锦绣澜山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欣佳成机械装备、泉州建筑科技大厦等一批项目落地,全年新增签约项目103个、总投资406.2亿元。

(三)一年来,我们抓建设、重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扩容提质。落实全市“城乡品质提升年”活动,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2亿元。加快阳江新城片区开发,12个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优化交通路网体系,万虹路河市中学至马甲新庵岭拓改工程加快建设,启动省道213线、万虹路马甲至罗溪段提升改造,打通新城路、学府路、经五路等一批断头路,完善杏星路、金庄街、安达路等支路路网。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及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契机,修复、硬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1.6万平方米,投入1310万元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实施万安市政道路改造提升,新建社区微光能路灯亮化、双阳高速出口匝道路灯工程;完成智慧停车项目,升级城区停车位1027个;投入4200万元实施万贤街、万盛街等市政道路绿化景观项目;新建改造绿化面积19.5万平方米、口袋公园5个。强化“两违”整治,治理“两违”面积超7万平方米。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滚动实施121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52.5万元。强化示范带动引领,串点成线建成一批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线路,罗溪镇洪泗村党建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入选省级典型案例,虹山乡乡村振兴示范线入选泉州市首批精品示范线。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49个,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启动19个村庄规划编制,提升乡村建筑风貌,整治农村裸房984栋。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投入2738.2万元实施12个“碧水清源”项目,洛阳江、龙华溪支流、晋江东溪罗溪段流域水质持续改善。河市西片区、霞溪工业区、滨江路雨污水管网加快建设,新建、改造管网22.1公里。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完成5个精准治理减排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9%。开展污染地块修复,转移危险废物1703吨。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植树造林及森林经营6238.2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通过省级预审。

(四)一年来,我们抓民生、办实事,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保障更有温度。积极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1.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2万人,发放养老金5795.1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7万人,基金支出1.12亿元。新建1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8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探索创新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方式走在全市前列,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85.5%;投入202万元为特殊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投入1.5亿元建设13个教育项目,深化与泉州市实验小学、南开公能教育集团、北京四中合作办学,泉州十一中晋升省一级达标高中,奕聪中学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专家组现场考察。泉州宝璋肿瘤医院加快建设,区医院新院区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启动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冠疫苗应接尽接,累计接种46万剂次,区级核酸日检测能力达5万人次。开展庆祝建党百年和文化惠民系列活动,新建一批多功能运动场和全民健身驿站,“蔡襄杯”闽台中小学书法大赛纳入国台办2021年对台文化交流重点项目,获批市级党史教育基地5处,率先在市辖区中完成地方志出版。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扎实推进平安洛江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建设“厝边守望”平安惠民工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组织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及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完善信访维稳联动机制,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27个、信访评理室93个,开展“夜访夜谈”和信访事项“治重化积”专项行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启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隐患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同时,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打私、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慈善、残疾人、外事、科协、侨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一年来,我们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服务发展有为有效。组织开展“进百企、走百商、访百才”活动,精准服务企业用电、资金、订单、产能等事项,落实各级惠企政策,减免税费1.8亿元、兑现惠企资金1.69亿元。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攻坚行动,建立涉企服务“四个机制”,出台《提升营商环境十条措施》,组建17个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创新上线“i洛江”程序平台,63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出台扶持外向型经济措施,完成外贸出口70 亿元、增长10%。综合施策化解信贷风险,帮助企业延期还款、转续贷近6亿元,不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依法行政更加自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化建设,建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受理、办结行政复议申请13件,研究制定“八五”普法规划。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件、政协委员提案100件,310线拓改等重点建议件全部落实。加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15条。廉政建设纵深推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开展重点领域廉政谈话。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持续压减“三公”经费。加强审计监督和审计整改,完成审计项目14个,查纠一批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的资金。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健全督查考核机制,优化政府绩效考评,推动上级和区委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历经考验、从容应对,有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克服转型升级阵痛,扛住经贸摩擦冲击,“快、严、实、细”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市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接力奋斗和全区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省市驻洛单位,企业界人士和来洛创业务工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占比偏小;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用工难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不足;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少数政府公职人员观念更新不快,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新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及2022年工作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洛江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期,也是洛江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亲临福建考察指导,对福建工作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奋力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必将给洛江的城市建设、产业转型、民生事业等带来新一轮发展红利。根据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建设智造洛江、生态新城两大目标,着力打造制造、智慧、品质、清新、幸福洛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洛江篇章

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和重要任务是: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洛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26年GDP突破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50亿元,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加快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5家以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格局集聚新优势。“一带四区”空间格局落地见效,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城区规模不断壮大,“一廊三组团”建设扎实推进,城市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集聚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生、双轮驱动,走出一条具有洛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取得新成效;“放管服”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台港澳侨等各方面各领域交流更加密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国家级生态区建设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效应凸显,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树立,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更加满意,生态保护在居民生活方式中内化为习惯,山水田园城市成为亮丽名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共同富裕探索取得新进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88万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效能、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平安洛江建设更富成效。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工业增加值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亿元;出口商品总值7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

(一)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聚焦实体经济,突出科技赋能、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

做强先进制造业。对接落实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万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华南动力配套及试验工业园等为载体,着力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打造传感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动力系统与整套设备”、先进针织机械等产业链。对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洛江卫生用品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推广应用智能化生产线3条以上、智能装备和工业机器人5台(套)以上。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改造与优化,提高5G网络覆盖率和应用场景,新增2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试点园区——洛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抓好“规划、规范、提升、示范、招商”五个环节,完善“3+2+1”生活配套体系,加速产业入园;强化制造业空间保障,推行“亩均效益”改革,加强对园区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整治,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

集聚发展建筑业。推动小总部建筑业产业园区、三一筑工建筑科技产业园、筑可丽建筑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落实建筑业奖励政策和帮扶措施,招引一批新型建筑业企业,推动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加快资质晋升、转型上市步伐,打造全省领先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引导装饰、安装等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单项冠军”。支持组建建筑行业联盟,严格建筑市场执法,促进建筑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繁荣现代服务业。推动中闽大地科技研发总部、万安中心区商业办公楼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商业示范街、夜间经济区、社区便民商圈。深化“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支持发展网红经济、社区电商、农村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更多消费增长点。做大万虹路汽车走廊规模,跟踪服务宾联雷克萨斯、信兴汽车城、宝马洛江4S店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新宜物流等带动作用,建设区域物流枢纽。

提升项目支撑力。科学谋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全年策划项目不少于30个。持续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活动,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42个,完成年度投资106亿元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强力突破项目前期审批及征地拆迁、用地、用林、资金等要素制约,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全年力争新开工项目30个、竣工项目20个。开展“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鼓励支持乡贤回乡创业,建立招商项目落地“清单化”机制,争取全年签约项目80个、总投资300亿元以上。

(二)建设品质宜居城区

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建管品质,着力把城市功能做强、产业做活、环境做美,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

高标准开发建设。融入泉州“两江一湾”海丝新城和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加快推动单元控规编制,以人为本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加大力度推进塘西、琯头、后埭、南山等片区更新改造,完成金凤屿等片区征迁,谋划、引进一批总部经济、设计研发、商贸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抓紧中部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型城市新区,增强中部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力。推动河市、马甲、罗溪旧镇区提级改造和新镇区建设,拓展镇区规模。

高质量完善配套。落实全市“聚城畅通”工程,主动融入全市“369”交通圈生活圈产业圈构建,完善区域路网体系,推动泉梅高速洛江段(联十一线)、洛江至丰泽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兴泉铁路建成通车,打通一批断头路。加快万虹路河市中学至马甲新庵岭拓改工程建设,力争完成万虹路国道324至河市中学段、省道213线提升改造工程,西环路双阳段市政道路竣工通车。实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项目,推进6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一批生态路网、口袋公园、健身公园、郊野公园、公共停车位、充电桩等生活服务设施,推进万安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开展经五路、纬四路、滨江路等道路绿化补植。提质增效生活污水处理,新改建污水管网10公里,消除城区污水管网空白区。

高水平实施管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投融资规建管一体化”模式,真正把城市建设经营管理好。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落实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乱停车、渣土车“滴洒漏”、施工噪声扰民等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垃圾分类提质扩面,实现万安、双阳街道垃圾分类全覆盖。健全“两违”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大“两违”巡查执法力度,压实网格化巡查责任,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洛江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拓展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公园等应用场景。

(三)做好生态优势文章

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秀美富足。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减排精准治理,加强扬尘污染整治,有效遏制臭氧和颗粒物污染升高趋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碧水清源”流域水质提升,融入全市“两江一带”生态保护行动,完成入海入河排污口整治。启动河市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前期工作。实施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土壤污染企业监管。深入落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提升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推动低碳集约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区建设布局,统筹排放端、固碳端和政策端,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

打响生态旅游品牌。将优质生态资源和丰富人文历史资源相结合,实施“旅游+”跨界融合行动,探索发展全域旅游新路径。统筹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做活洛阳桥及周边街区文化旅游,推动建设“海丝”主题城市会客厅。整合河市北片区生态文旅资源,改造提升俞大猷公园,启动“陈三五娘”主题文化园建设,推出一批研学旅游、红色教育、写生体验、乡愁记忆等精品线路。推进马甲库区后扶示范区项目建设,打造环惠女水库生态休闲区,完成仙公山风景区改造提升工程。优化提升虹山现有景区商业经营模式和服务品质,建设集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体验、山野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地。指导旅游行业组建旅游协会,推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提升“悠游洛江”品牌影响力、竞争力。

壮大特色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600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9万亩。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产业良种化,推动水果、中草药、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推动台湾优良食品观光产业园区、“蝶村永安”二期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增值增效。组织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实施乡村建设“1+6+2”行动,分主题建好试点村、示范线、试点镇,加快“串点连线成片”,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到乡村投资产业、参与乡村建设、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做好村庄规划,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全面完成应编村庄的规划编制。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探索采取承包、租赁、参股、税收分成等多元化形式,提高资产、资源利用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占比达到35%。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健全新建农房风貌管控机制,扩大宜居示范农房覆盖面,全年整治农房1000栋以上;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学习借鉴“晋江经验”,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转变发展动能,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

建设区域创新高地。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四个倍增”行动,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鼓励、引导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省市“揭榜挂帅”重大项目攻关。围绕环清源山科创走廊、福厦泉科创走廊布点落子,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材料、机器人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平台。实施“人才+团队+项目”引才模式,引进一批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领军人才。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更加精简、便捷、高效。持续推进“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加快实现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全覆盖。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提升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服务能力。建立不动产登记网上(掌上)登记中心,优化改进“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全面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优化并联审批流程、时限、材料,实行全流程在线审批。建立完善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制度和平台,实现普惠性政策“免申即享”。

突破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做强做大区级国资集团公司,推动国有资本投向城市建设、科技平台营建、乡村振兴等重要领域。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完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机制,鼓励在洛银行业机构改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五)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推动加快共同富裕。实施城镇职工、农村居民、高级人才、困难群体增收计划,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应保尽保,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推动养老机构规模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加快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长者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建设,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坚持租购并举,建设保障性安居住房200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扩充优质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阳江学园小学部、十一中塘西校区、区实验幼儿园、马甲中心幼儿园迁建等项目建设;力争奕聪中学成功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扶持马甲中学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动泉州宝璋肿瘤医院、区医院新院区、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与市儿童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协作模式。持续开展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工建设区档案馆,新建、改造一批全民健身路径、体育场馆。深入实施“四传文化”和“四名”工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地方性立法有效实施,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建设全市“近邻评理”试点示范区,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就近回应、实现就地解决,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完善提升“雪亮工程”,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对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进行标本兼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分行业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制定检查、隐患、整改“三张清单”,按照“红橙黄蓝”实行差异化、精准化监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避灾点建设。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推进互联网金融整治,加强信贷风险防控与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一届政府将始终牢记发展使命,以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态度,加快建设法治、创新、实干、服务、廉洁型政府。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健全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严格落实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制度,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

开拓进取,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以新思想、新理念引领新实践,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勇于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向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活力动力、要效率效益。加大政府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行政运行和政府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

担当务实,建设实干型政府。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强化“责任在我、发展靠我”的担当,凡事说到做到、干就干好,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落实力。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定人定岗定责,加强督查督办,优化绩效考核,以奖优罚劣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紧盯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坚决整治慵懒散、推诿扯皮等现象,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执行有力。

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弘扬“干部服务群众、政府服务企业、机关服务一线”的工作作风,推行挂牌上岗、公开承诺、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制度,当好政策的“宣讲员”、项目的“代办员”、问题的“解答员”。整合提升“12345”市民热线服务功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政务公开,推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动权。自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监管,严防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鼓舞人心,美好未来催人奋进。站在新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态新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洛江篇章而不懈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附注

 

1.“五促一保一防一控”:促生产、促消费、促项目建设、促外经贸、促旅游以及保基本、防风险、控疫情。

2.“林长制”:以严格保护管理森林等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为目标,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属地管理责任为核心,构建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保护发展森林等资源的长效机制。

3.“治重化积”:推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

4.涉企服务“四个机制”:前置式服务机制、预约式服务机制、践诺式服务机制、集成式服务机制。

5.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6.“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

7.“一带四区”:“一带”指万虹路产城融合提升带,“四区”指商贸文创都市区、滨水人居商务区、智造装备产业区、美丽乡村生态区。

8.“一廊三组团”:“一廊”即洛阳江黄金江岸走廊,依托洛阳江水系,结合洛阳江流域综合整治,提升沿路绿化景观,营造慢道、水线和绿地广场等,打造洛阳江生态景观廊带;“三组团”即万安片区、阳江新城、中部功能区三大城市组团。

9.“3+2+1”生活配套体系:“3”即吃、住、行,“2”即教育、医疗,“1”即文体娱乐。

10.“两江一湾”:晋江、洛阳江和环泉州湾。

11.“聚城畅通”工程: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围绕构建环湾交通大轮廓,贯通一重环湾快速路、构筑中环城路、打通多向放射线、搭建15分钟高快速路系统、完善中心市区路网。

12.“369”交通圈生活圈产业圈: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实现中心市区30分钟通勤、中心市区至市辖县域60分钟速达、中心市区至省内各地市90分钟通达。

13.“两江一带”:晋江、洛阳江和市域海岸带。

14.乡村建设“1+6+2”行动:泉州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风貌管控、污水治理六项行动,宅基地管理、农房管理两个关键环节。

15.“万企兴万村”行动:党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推动力量。

16.科技创新“四个倍增”行动:2021年泉州市政府提出实施研发投入、高新企业、高端研发平台、高层次人才“四个倍增”计划。

17.“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8.“三医联动”改革: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

19.“四传文化”:诗歌传颂、英雄传承、书法传情、IP传动,以文化小康助力全民小康。

20.“四名”工程:用好“名山、名桥、名人、名传说”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1.“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2.“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