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2月28日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洛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 宁
区长郭宁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洛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政府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顺利完成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7.2亿元,加上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完成28.75亿元,同口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亿元,加上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完成17.13亿元,同口径增长9%。市场主体服务精准。落实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一企一策促发展”专项行动,建立区领导、区直部门与重点企业结对挂钩联系服务机制,研究制定应对疫情纾困解难21条、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7条、稳经济增长70条等系列措施。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缓税降费5.1亿元,兑现财政奖补资金2.9亿元。协调银行机构为51家企业提供超7.5亿元延期付息、贷款展期、调整结息周期等支持,帮助69家企业获得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3.4亿元。成立用工稳岗保障服务专班,举办招聘活动60多场,帮助企业新招聘员工4000多人,发放稳岗、稳就业奖补2126.6万元。引导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帮助企业赴海外抢订单拓市场,全年完成外贸出口80亿元、增长10.6%。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组建“抓前期、促开工、保纳统”专班,开展“攻前期、快审批、促落地”活动,落实“红黑榜”晾晒机制,跟踪协调统管区申报建设工程审批事项,全年新增谋划项目70个、开工项目45个、竣工项目35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建立“首问即服务”责任制,上报并获批省政府审查农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5个批次、面积1020亩,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949.3亩。持续开展“抓征迁交净地”行动,完成房屋征迁3.8万平方米、土地征收1352.9亩。多渠道筹融资,主动向上争取资金 4.5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2.6亿元。招商选资实现突破。开展“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成立全区开放招商领导小组,组建10个产业发展专项小组,新聘任招商引才顾问20人,掀起全员招商热潮。全年累计签约合同项目136个、总投资747.3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13.3%、124.6%。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9个、总投资276亿元;履约落地项目128个、开工项目97个,履约率、开工率均创历年新高。积极扩大利用外资,新增利用外资2085万美元、增长86.6%。科技创新增添动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荐企业申报2022年福建省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2285.8万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增长23.9%,增速位居全市第3。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推荐42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6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组织企业申报2022年省市级科技项目,获得立项11个、扶持经费310万元。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亿元、增长5%。稳定粮食生产,设立专项奖励扶持资金270万元补助种粮,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5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700亩。强化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蔬菜种植面积超5000亩、日均产量81.3吨;加强生猪养殖调控,全年出栏9.1万头;鼓励扩大绿色健康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年产量1650吨。第二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铁拓机械5G智能装备产业园、加来盟体育5G智慧工厂等“5G+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46家。组织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5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增长32.5%。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福建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5家,48个增资扩产项目总投资118.6亿元,建成投产后每年新增产值超100亿元。扶持优质企业上市,14家企业入选市级上市挂牌后备企业,铁拓机械在全国股权系统创新层挂牌。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华南动力配套及试验工业园等28个省级数字经济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50亿元。落实全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四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在全市率先采用“国有+民企”土地连片合作开发模式,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云箭智能科技等9个项目签约入驻;推动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空间拓展,梳理城镇低效再开发试点片区5个、用地9.5平方公里,整合低效工业用地500多亩、闲置厂房12万平方米。出台《关于促进洛江区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增建筑业企业12家,兑现奖励4955.8万元,建筑业总产值达285.6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彰显活力。出台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措施,组织举办洛江乐购生活节、万虹路汽车走廊文化节、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等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中聚电商园建成运营,中海联实业、阿里巴巴国际站服务商等40家企业进驻,全区网络销售额超120亿元、增长10%,3个镇、31个村上榜2022年“淘宝镇”“淘宝村”。生态旅游回暖向好,建成洛阳桥AR智慧旅游项目,改造提升俞大猷公园、虹山油菜花基地周边环境,“陈三五娘传说”文化园、“乡韵·鹿境”、陆歌滑翔伞等项目投入运营,全年接待游客202.2万人次,旅游收入21.8亿元。
(三)城乡建设全面提速。城市能级持续提升。落实全市“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和“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研究制定《洛江区“抓城建提品质”2022年专项行动方案》,组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策划生成项目156个、总投资268.7亿元,开工建设120个、完成投资44.6亿元。统筹推进阳江新城、中部功能区、小总部经济区、河市西片区等片区开发建设,17个片区更新项目完成投资7.3亿元。认真办理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1号议案,制定《洛江区“五化”提升工程工作方案》,策划生成“五化”项目104个、总投资9.4亿元,完成万安和双阳内沟河清淤整治、光纤网络改造等52个项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洛江西环路(朋虹街至经九路段)市政工程、经九路即将完工,万虹路国道324至河市中学改造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朝阳二路、安达路等改造提升。投资985万元建设城市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379个。乡村振兴亮点纷呈。实施乡村振兴“1+6+2”系列行动,113个乡村振兴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突出示范带动,建成19个乡村振兴省市区级试点示范村、4条市级示范线路。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虹山乡在全市考评中获得农业生态型乡镇优秀等次。推进“五个美丽”创建行动,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美丽乡村庭院203户、微景观67个、小公园(小广场)15片、美丽田园5个、休闲旅游点4个。全域旅游推进全面振兴做法获国家乡村振兴局刊发,省领导批示推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0%。生态环境稳定向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6个“碧水清源”项目,完成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和20个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主要流域和小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加强臭氧污染联防联控,完成5个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完成泉州大华蓄电池有限公司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组织开展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规范危险废物管理。投入474.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9930亩。制定《洛江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单》,持续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共性问题整改。出台《洛江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林长制,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植树造林3000亩,除治互花米草1442.6亩。
(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面对严峻复杂的“0313”本土疫情,迅速调整构建“1+14+10”扁平高效专班指挥体系,探索五项机制、落实五个举措、提升五种能力,第一时间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实现10天社会面清零、14天集中隔离点清零,没有发生隔离点院感,用最短时间控制局面、掌握主动,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福建工作组和省市领导肯定。转入常态化防控后,穿透落实“三公(工)一大”融合协同、及早“发现1”机制,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同时按照党中央和省市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保障群众就医用药,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扎实办好年度66件民生实事,完成率100%,全年民生支出1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以上。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从775元提高到900元,发放低保金、特困人员生活补助金、临时救助金约2000万元。投入204万元新建8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和3个长者食堂。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新增参保482人,发放养老金4651.1万元、被征地养老保障金1180.6万元。公共服务扩容提质。投入2.5亿元建设21个教育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学位2700个。市实小洛江第二校区加快建设,泉州十一中塘西校区、洛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工建设,奕聪中学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现场考察。提升乡村医生保障水平,发放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271万元。区妇幼疾控综合业务大楼投入使用,区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泉州宝璋肿瘤医院主体结构封顶。投入1150万元改造提升罗溪卫生院、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新建13条全民健身路径、20个口袋健身公园,改造提升7个篮球场,俞大猷纪念馆重装开馆,蔡襄书院正式挂牌,区档案馆主体建筑封顶。建成并启用应急广播三级平台478个点位,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加快平安洛江建设,获评省第四轮第二批“平安县(市、区)”。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按照“红橙黄蓝”四色确定企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蓝色等级达到428家,分行业、分区域培植区级以上标杆企业30家。开展房屋结构安全排查整治“回头看”,排查隐患房屋227栋,全部分类处置到位,在全省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受理率、按期办结率、满意率均位居全市前列,探索“心理+信访”模式获省领导批示,在全省推广。强化金融信贷风险防范,通过清收、核销等方式化解不良贷款5500万元。深化军地双拥共建,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同时,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慈善救助、残疾人、科协、外事、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政府建设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出台《法治洛江建设规划》《洛江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洛江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机制,开展文件、合同合法性审查174件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加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16条。审批服务高效简便。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 “涉企审批上门服务日”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首创设立综合金融服务专区列为全市典型经验做法,万洋众创城探索工业园区标准化用电试点列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市场主体总量较2021年底增长8.6%。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压缩审批时限53个工作日、减少环节16个、推行告知承诺制事项7个,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管党治党从严从实。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排查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1+X”专项督查,严防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强化审计监督、财政监管。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成了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市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有力推动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省市驻洛单位,企业界人士和来洛创业务工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洛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压力较大;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力度还不够大;项目带动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大项目、好项目总体偏少;城乡基础设施等领域还存在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部分政府公职人员专业素养、担当精神、服务意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改进和解决。
二、2023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新一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责任重大。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态新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500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五方面工作: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做优智能制造。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深入推进“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专项行动,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科创上市(挂牌)后备企业15家,引导支持企业升规纳统、增资扩营、技术创新、挂牌上市。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做强做优做大万投集团、国投集团。推动产业数字化,开展“5G+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组织纺织鞋服、工艺制品、纸类卫生用品等产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5G全连接工厂、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7个(条)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42家以上。高标准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为契机,提升改造万安—双阳片区、中部功能区、河市西片区,推动泉州智创科技城等“四个一批”新项目动工建设,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智谷万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华南动力配套及试验工业园建成投产。发展现代建筑业,推动三一筑工建筑科技产业园等建成达产,招引一批建筑业龙头企业。以侨架桥、以侨聚侨,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招引优质项目。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强与中移物联网福建分公司合作,深化数字应用,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统筹高效发展。探索构筑数字洛江城市大脑,建立数字底座,引进数据运维管家模式,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通过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带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搭建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新孵化一批数字经济服务企业,推动重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探索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创新,打造网格员微治理管理系统,构建横纵贯通的网格员垂直管理体系,实现多维系统互通,海量数据回流,助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提升城市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广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数字化工业园区、洛阳江数字孪生流域平台、洛江侨胞数字会客厅、全域智慧旅游服务体系、产业融合分析系统、便民共享智慧驿站等。
繁荣现代服务业。促进扩大消费,丰富拓展“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深化“一月一活动”,培育家居建材、夜间美食等特色商圈,打造万安桥南古街、双阳印尼美食街夜间经济街区。推动信兴新能源汽车小镇、比亚迪汽车4S店等项目建设,支持新能源车消费,做大万虹路汽车走廊规模。集聚发展电子商务,抓好电商园区招商运营,发展直播带货、生鲜O2O、社区团购等电商新模式。培育酒店服务业,推动希尔顿欢朋酒店、美标美豪酒店等建成营业。加大万安商贸项目招商力度,填补区域大型商业综合体空白。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发挥新宜泉州枢纽物流中心、省特检院国家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作用,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机器人检验检测等制造型服务业。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四个倍增”科技赋能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力争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支持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推动实施50个科技项目研究。加快创新要素聚集,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争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力争新建高水平科创平台2个。鼓励企业参与省市揭榜挂帅活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在泉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落实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和“涌泉”行动,引进各类人才200名以上,出台配套政策,让人才留得住、过得好。
(二)升级城市功能品质
高水平开展规划设计。融入泉州“两江一湾”海丝新城和中心市区一体化开发建设大局,配合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推进洛江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中部功能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优化阳江新城用地布局,组织开展智创科技城概念性建筑方案设计。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高效率推进城市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富有韧性的城市,落实全市“抓城建提品质”行动,加快城市更新、新区拓展、聚城畅通,谋划实施项目120个、总投资305亿元,采用指挥部+专班运作模式推进。建设阳江活力新城,推动生态公园、体育场馆、中小学、水系治理等配套项目加快建设,引进大型商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业态,促进产城融合。实施“绿满泉城”、照明提升、水系联排联调、电力设施补短板4个三年行动,持续推进“五化”提升工程,改造建筑立面、市政道路、夜间照明等,新建一批微景观、街头绿地、郊野公园,完成河市110KV变电站、虹山35KV变电站工程,建设200个5G基站。实施“聚城畅通”工程,加快推进洛江至丰泽高速(甬莞高速联络线)、国道324改线(泉梅高速洛江段)等干线、次干线工程建设,打通洛江外联“大动脉”;完成万虹路国道324至河市中学改造提升、河市中学至马甲新庵岭拓改工程,启动万虹路马甲新庵岭至罗溪客运站改造提升工程,打通经六路等“断头路”。
高效能实施综合治理。围绕打造智慧城市目标,依托“智慧城管”平台,严格落实城市综合管理“监测吹哨,管养(执法)报到”工作机制,加强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养护和市容市貌整治,强化城镇燃气、渣土车运输、防洪排涝等安全管理,形成“网格统筹、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提升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与市国有企业合作组建城市运营、水务、智慧出行公司,逐步推进环卫、市政、园林等一体化管理。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大做精特色现代农业。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2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83万亩、总产量1.16万吨。点线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选育、推广一批种养业新品种,打造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机衔接。围绕蔬菜、畜禽、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以上。实施农产品初加工、“三品一标”、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提升工程,培育市级初加工中心,建设一批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实施51个巩固脱贫成果项目。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实施乡村振兴建设项目99个、总投资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深化整镇推进“五好”试点乡镇创建,推动河市、罗溪分别创建市级城乡融合型、农业生态型乡镇。强化示范带动,新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1条,培育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6个;推动罗溪后溪水上慢生活体验区、新东金水瑶+美丽田园、洪四红色荣耀旅游基地、翁山乡村记忆博物馆创建,打造市级精品示范线。提升乡村建筑风貌,整治镇区中心村庄存量裸房,实现重要通道沿线视觉范围内裸房清零。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硬化改造10公里以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
持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4家。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或合作组织。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四)加强生态文旅建设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落实全市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创建,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一批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加强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进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实施中心城区市政管网、入海排污口整治提升工程,启动阳江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加快16个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内沟河水质提升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城镇污水管网20公里以上;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实施10个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项目。持续推进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建立“回头看”制度,严防问题反弹回潮。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建设“三沿一环”森林景观带,推进互花米草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编制《洛阳桥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活化利用洛阳桥历史建筑、名人故居、民居古厝,打造具有闽南地域特色的桥南旅游休闲街区。举办纪念俞大猷诞辰520周年文旅活动,实施俞大猷公园景区综合开发项目;举办“陈三五娘传说”文史研讨会,打造文旅沉浸式体验剧场;串联九品莲花园、彩蝶谷等景点,扩大河市北片区研学旅游知名度。整合仙公山、仰恩湖及周边文旅资源,突出“祈梦”主题,招商建设仙公山祈梦文化酒店、朝圣修学度假区,打造省内知名祈福康养旅游目的地。提升虹山乡“一馆、两节、五景区”优质旅游产品,做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化“四传文化”工程,新建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基层“文化驿站”和“福”文化阵地,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场馆建设,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育文体消费热点,谋划建设海丝文化交流中心、创意产业园、海丝特色小镇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制定《洛江区全民健身三年行动计划》和体育公园建设指导意见,盘活城市闲置空间,用好公益性建设用地,新建、改扩建一批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社区活动场地。
(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扩容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健康洛江建设,深化区医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联合办医,促成区妇幼保健院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联合办医,推进区医院新院区、泉州宝璋肿瘤医院建设,提升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涵,建设河市卫生院住院大楼。争创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省级健康教育促进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泉州十一中塘西校区、洛江区实验幼儿园、市实小洛江第二校区等12个项目建设,新增学位810个,力争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马甲中学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加大“智慧教育”创建力度,推进“5G+专递课堂”建设,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工作。推动产教融合,做优做强中职、高职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产业急需技能型人才。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水、电、气、广电“一站式”通办专项推广活动。推进“党建+”邻里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开展“社区涉企服务综合窗口”试点工作,将医保、社保、公司变更等审批服务事项前移至社区办理。
夯实社会保障基础。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现场招聘、“就业稳岗暖心服务”等活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落实高校毕业生安居补助、社保补助等奖励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引导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推动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和设施,新增养老床位100张以上。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设一批“妇女援助中心”“儿童之家”,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优化社会综合治理。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现场“5S”管理,实现“六有”可视化警示标志全覆盖;动态更新“四个清单”,蓝色等级企业提高到800家以上。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建设20个“综治+”治理中心,推动区、镇两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实体化运作。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10个房地产项目、36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盘活闲置安置房,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加大风险防范处置力度,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唯有担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笃定前行,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五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勇于创新突破。坚持把创新创造作为做好政府工作的第一动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积极探索政府治理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政府系统干部队伍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顺应广大市场主体新期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
倾心为民服务。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第一目标,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办好69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亲民、行动上为民、发展上惠民。
埋头实干苦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真抓实干,实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挂图作战、滚动推进、攻坚突破,高效率、快节奏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每位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个区政府组成部门确定1-2个调研课题,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强化财政预算、审计监督、绩效管理,将更多财力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企业和群众的“好日子”。
全面从严治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坚决整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懒政怠政等行为,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洛江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