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教学新路径 赋能教育新发展——洛江区开展初中英语省市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暨郭惠建名师工作室送教送研下乡活动
时间:2025-03-31 20:31 浏览量:1

  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扎实推进省市级初中英语课题研究,全力助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3 月 26 日,洛江区初中英语省市级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暨郭惠建名师工作室送教送研下乡活动在泉州市奕聪中学顺利举行。初中英语教研员庄清萍、小学英语教研员杜意妹老师、鲤城区英语教研员庄萍萍老师、省市级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区各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师代表和小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多元课堂:尽显教学风采

  活动伊始,来自洛江区外国语学校的吴和平老师与泉州市外国语学校的郭琼聪老师,围绕初一英语《Unit9 Thinking skills Sequencing》进行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巧妙引导学生探索思维序列技巧,课堂氛围活跃。同时,泉州十一中的江玲老师和泉州市马甲中学的许小兰老师,带来初二英语《Unit6 Topic2 Section C》的精彩课堂。他们紧扣课程标准,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互动评课:碰撞思维火花

  对于初一吴和平老师和郭琼聪老师的授课,教师们普遍认为,两位老师都成功激发学生对思维序列技巧探索的兴趣。吴老师通过故事场景教学,让知识的呈现生动有趣,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得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积极参与讨论。郭老师借助多媒体工具,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学习思维序列知识。同时提出,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知识拓展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比如设置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针对初二江玲老师和许小兰老师授课,老师们给予了高度评价。江老师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许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与会老师建议,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控,确保讨论更加有序、高效,避免出现讨论偏离主题的情况;同时,在情境创设方面,可以更加注重情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专题讲座:指引教学方向

  在专题讲座环节,泉州市兼职教研员、省命题专家组成员郭惠建老师带来《从小学到初中:英语学习方法的转变与适应》的主题讲座。郭老师结合自身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剖析了中小学英语学习在词汇量要求、语法复杂度、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郭老师为教师们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如在词汇教学中,建议教师采用音标自然拼读记忆法,通过单词游戏、AI故事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语法教学方面,强调要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这些方法切实可行,为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此次送教送研活动,为洛江区初中英语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推动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对提升区域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供稿:侯晓华

  编辑:林辉煌

  初审:谢树森

  复审:杜意妹

  终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