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洛江区高二数学研讨课在奕聪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概率教学新路径。
首先,由奕聪中学孙丽老师进行题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第一课时的课堂展示。孙老师以“数字化时代的随机现象分析”为切入点,通过短视频展示生活中如抽奖、气象预报、体育赛事等随机事件,引导学生发现“结果的不确定性”与“数据的规律性”。在概念建构环节,她借助 GeoGebra 动态模拟抛硬币、掷骰子等试验,实时生成频数分布表与折线图,让学生直观观察 “随机变量” 如何将试验结果量化为数值,突破传统教学中“抽象概念难以具象化”的难点。
课后,参会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深入细致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情境创设与素养导向深度契合:以真实问题驱动学习,从生活实例抽象数学概念,再回归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二是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变革:通过动态几何软件、互动平台、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多元应用,将概率的“随机性”与“规律性”转化为可观察、可操作的数学对象,有效突破时空限制,提升课堂互动效率;三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彰显:通过小组协作、实时反馈、成果展示等环节,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技术支撑”的高效课堂,让抽象的概率知识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最后,区教研员吴建东老师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挖掘信息技术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如利用 Python 等工具开展数据分析项目式学习;二是加强跨学科融合,将概率知识与物理、信息技术、经济学等领域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关注学生思维过程,通过“错误资源转化”“分层任务设计”等策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随机变量的学习中获得思维进阶。
本次活动是我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深度融合”系列教研的阶段性研讨。后续,我区将继续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聚焦核心素养落地,探索“AI 学情分析”“虚拟实验平台”等新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林辉煌
供稿:刘荣茂
初审:叶清香
复审:杜意妹
终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