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洛江区人民政府
接续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时 间:2021-05-17
  • 嘉 宾:洛江区农水局局长刘永水
  • 主持人 2021-05-17 02:00
    各位“在线访谈”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区农水局局长做客本期栏目。下面请刘永水局长与大家打个招呼。
  • 刘局长 2021-05-17 02:01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做客“在线访谈”栏目。
  • 主持人 2021-05-17 02:02
    我们都知道,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那么接下来,我们将怎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呢?
  • 刘局长 2021-05-17 02:07
    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我们区市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7年全部脱贫,2021年,我区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聚焦“四个不摘”的要求,对出列村、脱贫户设立5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的总体稳定,严防帮扶政策“急刹车”。二是聚焦两类人群,以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为重点,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落实帮扶,实现动态清零。三是聚焦稳定增收,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鼓励创业作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要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搞好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四是聚焦兜底群体,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对劳动能力弱的,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等方式帮助就近就地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积极推广资产收益等模式,确保有稳定收入来源。五是聚焦均衡发展,加大对非贫困村投入和支持力度,实现均衡发展。六是聚焦有效衔接,把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总体部署,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扶志扶智向人才振兴、文化扶贫向文化振兴、生态扶贫向生态振兴、抓党建促脱贫向组织振兴转变,实现有效衔接。
  • 主持人 2021-05-17 02:09
    我们都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请您简要阐述一下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呢?
  • 刘局长 2021-05-17 02:12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庄严地写入了党章。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简单的说就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主持人 2021-05-17 02: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区都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请问,我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主要是以什么作为切入点的呢?
  • 刘局长 2021-05-17 02:21
    目前,我区乡村振兴工作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区委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2个专项小组,分别对应“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这五大板块予以实施,统筹推进全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洛江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洛江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12个牵头专项小组制定专项小组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各专项重点任务落实。建立重点工作跟踪落实制度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实时掌握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三是点面结合、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主要围绕“点上示范、面上推进”来开展。“点上示范”就是依托1个特色乡镇、4个省级试点村、2条市级示范线路开展试点示范工作;“面上推进”就是根据我区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抓好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利用各级扶持资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下一步,我们将在“2线4村”的基础上,争取形成“4线12村”的示范带,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整体推进,争取到2022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标杆。
  • 主持人 2021-05-17 02:22
    刚刚提到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您能详细说说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奖补政策吗?
  • 刘局长 2021-05-17 02:27
    我区主要是以试点村、示范线路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省、市乡村振兴方面的奖补政策主要有6个方面:①奖补每月全市农村环境卫生考评前50名的村、年度前10名成绩突出的乡镇和60个整治成绩突出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成效明显村。②奖补从市县级试点村、特色乡镇中评选出的50个案例。③奖补14个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每个村400万元、16个市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每个村150万元。④奖补5条乡村振兴突出示范线路和76个示范线上的村,如是省级试点村,每个村奖补39万元,其余的村每个村20万元。⑤配套奖补145个省级乡村振兴建设试点村,每个村39万元。⑥奖补38个乡村记忆文化项目创建村。
  • 主持人 2021-05-17 02:29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接下来我区这方面工作打算如何开展呢?
  • 刘局长 2021-05-17 02:34
    我区是中心城市东进的重要拓展带,4个乡镇所辖村大多位于“泉州一小时经济圈”内,产业发展布局主要是围绕为市区居民提供了鲜活的农业产品以及田园般的休憩场所来开展。一是壮大农业产业基础。不断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坚持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及主导产业,持续加强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及生猪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业,培育城郊型蔬菜优势区,延长生猪养殖产业链,力争建成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规模化养殖场,持续培育永安村蝴蝶兰、虹山乡地瓜等“一村一品”全产业链。二是探索产业融合新业态。充分挖掘各乡镇、村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森林康养、农村电商等相互融合的产业新业态,推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延伸整合,多层次、多环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河市北片区、虹山全域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抓好俞大猷公园、畲族文化特色公园及民宿等项目建设。培育河市镇东西溪、马甲镇库区移民村、罗溪镇新东村-前溪村-后溪村-双溪村-洪四村、虹山乡全域等4条生态连绵带。三是充分挖掘乡村特色内涵,提升品牌效应。流转土地扩大河市槟榔芋种植面积,建立合作社整合发展河市甘蔗,优先保护发展虹山酸茶等特色农产品;加大古厝、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活起来;挖掘传统特色文化。讲好陈三五娘、俞大猷、仙公山等洛江特色故事,整理和挖掘厝斗畲族文化、南山印尼风情等独具特色的地域风土人情。
  • 主持人 2021-05-17 02:3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底色,我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 刘局长 2021-05-17 02:39
    2018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谋划贯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并逐步付诸实施,各项有序工作推进,污水垃圾全域治理、农房建设规范管控、村容村貌品质提升、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人居环境基本得到改善。一是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户厕改造方面,结合农村三格化粪池的新建改造,目前,我区共新建改造完成农村户厕30181户,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覆盖率、普及率均达100%。农村公厕新建改造方面,2018-2020年,累计新建改造乡镇公厕6座,农村公厕16座,67个行政村均建有冲水式公厕并配套设有三格式化粪池,完成每个行政村1座以上冲水式公厕目标任务,厕所粪污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达100%。二是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户集中、村收集、镇(乡)清运、市、区转运处理”的四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管理体系,我区67个行政村均已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建立万安、双阳、河市、马甲、罗溪、塘西6座垃圾中转站,实现每个乡镇覆盖垃圾转运站。三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制定《洛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累计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 3.0181万户,建成85处整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管网约72公里,日处理规模约2.5万吨。我区67个行政村已实现每村至少建成1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4.82%、污水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比率达100%。四是推进农房整治行动。推进“多规合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14个村庄规划编制、农房整治645栋。五是推进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村庄房前屋后整治和杆线规整,拆除房前屋后临时搭盖5130平方米、电线杆81余处,完成乡村绿化306亩,新建改造集中式供水工程24处,新增农村受益人口2.6324万人,我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以上。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巩固农村改厕质量,全面摸排传统旱厕,完成去功能化改造,实施虹山乡白凤村、松角山村,罗溪镇后溪村、广桥村、双溪村,马甲镇马甲村、洋坑村,河市镇霞溪村等8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约14.5公里,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提升泵站共4座,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全面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促进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拓展优化“三清一改”内容,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进一步提升镇区品质。
  • 主持人 2021-05-17 02:40
    宅基地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随着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人口流动及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的不断落实推进,宅基地的分配、流转、继承等问题成为社会化关注的热点。那请问农村村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宅基地?申请的审批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 刘局长 2021-05-17 02:43
    申请使用宅基地的村民,一般应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承担相应义务,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1.因无住宅或现有住宅宅基地面积明显低于法定标准,需要新建或扩建住宅的;2.同户中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要求分户的;3.因国家或者集体建设、实施乡镇、村庄规划以及进行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4.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安置的;5.原有住宅属D级危房需要拆除重建的;6.向中心村、集镇、小城镇或者农村住宅小区集聚的。但如有下列情形的不予批准:1.现有宅基地面积虽明显低于法定标准,但现有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2.分户前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超过60平方米的;3.年龄未满18周岁的;4.不符合乡镇、村庄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5.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的;6.不符合“一户一宅”政策规定的。
      申请的流程:1.提出申请。农村村民符合宅基地申请资格条件的,经具有宅基地所有权的村民小组同意后,以户为单位,持申请审批表、户口本等相关材料向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2.审查讨论。村委会定期依法组织召开村委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材料和村民建房宅基地安排情况进行审议,对宅基地申请对象申请资格条件进行审议,并公示;3.公示报批。经公示未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村委会在《农村宅基地和建房申请审批表》中签署意见,连同会议纪要、公示和申请人承诺书、相邻权利人意见等材料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4.镇级联审。5.审批备案。根据联审结果,由乡镇人民政府在1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布,并组织力量到实地放样,划定四至范围,村民即可开工建设。
  • 主持人 2021-05-17 02:44
    由于时间关系,本期在线访谈到这里就快要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 刘局长 2021-05-17 02:45
    感谢主持人和各位网友对我县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再见
  • 主持人 2021-05-17 02:45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谢谢!
提示信息